《不虚此行》电影观后感,人生定义
自电影《不虚此行》播出以来,受到了很多影迷们的好评,跟着好评,跟着热流,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当看完这部影片的时候对我的感触还是蛮大的,内心不免多了一些惆怅。
在既定的人生结局面前,影片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在片名里面讲清楚了,如果人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请务必珍重,让自己“不虚此行”。
影片从胡歌饰演的悼词创作者闻善的视角展开,他是旁观者,也是创作者,他让我们路过了许多人的人生,这些人也是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
悼词是对逝者一生的总结,影片中除了方阿姨,几位被撰写悼词的逝者都没有露面,但是通过生者的叙述,逝者鲜活的出现在我们眼前,仿佛已经认识他们很久了。
“在虚度与充盈间往来”他行走在不同的空间,穿梭在家、天台、走廊和葬礼当中。但在他身边流过去的是无数个人的人生,像是一条条非线性的时空,交织在不同的悼词之中。悼词也给了生者一次对人生反思的机会,如何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如何不留遗憾的对待眼前人。
这看似是一个讲“讲故事的人”的故事,但实际上,故事已经不再是全片的关键。讲故事的人如何体验,如何在死亡的记事簿上,找到自己的坐标点,成为了关键。
另外胡歌胡歌的表演是以非常丰富的状态去表现成长,特别是在电影的后半段,有一场非常灵动的戏,胡歌来到了地下室,在电影前半段他经常弓着腰驼着背,身体前倾并不挺拔,在那场戏,他在地下室里站在了高台上,挺起了胸,昂起了头,我们看到了一个大特写,拍到了胡歌眼角的伤疤,和眼神中的光芒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那才是真正的“经历过之后的通透”。
胡歌的表演真正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从内到外,又从外回到内,这是一个人物的真正意义上的行为逻辑上的成立,更是一个人物的情感上的巨大魅力。
电影当中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片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甚至有一些是超现实的。有一些是凌乱的插入,有一些是人物的内心,以更加具象的防守体现,这些内容都非常巧妙地置入到一个人的生活空间里,毫不违和。
这一方面和这部电影非常克制沉静的讲述方式有直接关系,另外一方面其实是跟胡歌的表演风格形成了高度契合。每个观众不管正在经历的是多么聒噪的生活,处在多么吵闹喧嚣的世界,走进这个故事以后都会静下来,都会勇敢努力进入情境,并思考剧中人以及我们所面临的当下,所以这部电影的意义很重大,但还是那句话,这个故事并满并不难懂也不晦涩,它很朴实,它跟每个人都有关。
来人间走一趟,愿我们都能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