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诊室C位到科普顶流,这届医护太会了!
当医生摇身一变成为脱口秀演员,当严肃的医学知识被巧妙融入小品、情景剧,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科普盛宴就此上演。

以“健康守护 科普先行”为主题,5月9日下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5年第一届“上古街”科普达人大赛,在厦门老年大学拉开帷幕,掀起全民健康科普热潮。
赛事由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厦门市科学技术局指导,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海峡导报社承办,厦门老年大学协办。
创新形式 健康科普扎根市民生活
“健康科普,是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的‘第二战场’,更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民生基石。”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郑林雄在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面临老龄化加剧、慢性病高发、公众健康素养不均衡等挑战,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能让社会凝聚起“防大于治”的共识。

“近年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终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和科普实践中,通过各类线上线下的活动,将专业的医疗知识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极大地普及了健康知识,提升了公众的健康素养。”郑林雄说,举办此次健康科普达人大赛,既是对医院科普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对健康事业未来的播种行动,让健康科普深深植入厦门市民的生活土壤中。

厦门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李龙波也在致辞中表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科普舞台搭建在老年大学,精准回应了老年群体的健康需求,是双方合作共建的深化升级与全新探索。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医护人员成为健康知识的“传播者”,老年朋友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进而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健康生态。
脑洞比拼 白衣天使化身科普顶流
脱口秀、说唱、三句半、健康操、情景剧、AI穿越剧……为了这场健康科普,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19组选手可谓“脑洞大开”,一个个化身身怀绝技的健康使者,围绕不同的专业和主题,展开激烈比拼。
“感冒用药不是吃自助餐”“别让偏方变成‘地府’直通车”“即便您真要cosplay神农,也别随意尝百草”……制剂科医师黄绮梦摇身一变成为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在《用药“防诈指南”》中,金句频出,妙语连珠,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揭露用药误区,逗得台下观众哈哈大笑的同时,也让大家牢牢记住了安全用药的要点。
来自急诊重症病房的李雨馨、陈景悦、黄华伦、杨梅芳这四位护士,把节假日高发的“胰腺炎”和今年顶流的“哪吒2”做了结合,将哪吒、太乙真人、敖丙等形象搬上舞台,一台情景剧《哪吒:魔童也会得胰腺炎?》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让预防胰腺炎的健康知识寓教于乐。

“结界兽”的扮演者,也是这组作品的“编导”——陈景悦告诉导报记者,“急性胰腺炎是急诊中常见病例,我们希望用哪吒暴饮暴食引发胰腺炎的作品,提醒市民群众和网友健康饮食,做好疾病预防。”

今年正值“体重管理年”,导报记者注意到,多组医护人员聚焦“体重管理”话题,结合自身医学专业特点,创作演绎了形式多样的健康科普作品。如胸外二科带来了情景剧《科学减重,享瘦人生》,内分泌糖尿病科则分别用脱口秀《健康美丽喝啥呀》和小品《健康秤心,科学减重》这两部作品呈现。

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还通过“AI”影视制作,把“曹操”请到了舞台上,带来心血管科普脱口秀《假如曹操穿越了》。
最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品《打工人的十二时辰,暗藏“血管危机”》获得一等奖,胸外二科带来了情景剧《科学减重,享瘦人生》等2组作品获二等奖,心血管内科《假如曹操穿越了》等3组作品获三等奖,妇产科《更年期:一场轰轰烈烈的系统升级!》等6组作品获优秀奖。




直播破圈 掀起全民健康科普热潮
这场打破“次元壁”的健康知识盛宴,可谓“老少咸宜”。
台下厦门老年大学的老年学员们,看得获益良多,频频点赞。
学员老张频繁拿起手机,把一些精彩的健康科普知识要点拍下来,准备带回去跟家人和邻居分享。他告诉导报记者,“这次科普大赛太有意思啦!现在手机里的健康谣言、虚假科普太多了,都不懂得甄别,这场健康科普让我学到了好多实用的健康常识,也让我了解要正确认识健康科普,我也会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
活动现场,观众们还收获了彩蛋福利,主办方现场抽奖送出十份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部价值千元的健康体检券。定期体检作为疾病预防的重要防线,对于保障市民身体健康意义重大。主办方呼吁更多市民增强主动健康管理意识,通过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特地从岛外赶来观看这场健康科普比赛的学员陈阿姨,被幸运抽中健康大奖。陈阿姨笑着说,“没想到看科普比赛还能收获健康大礼!今天的科普节目真的很精彩,有几个节目用闽南话表演特别亲切,让我纠正了一些健康概念,有学到真正有用的健康知识,来得太值得了。”
这场活动还通过网络直播,进一步“破圈”,在线收获超万名“健康迷弟迷妹”参与,掀起全民健康科普热潮。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