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数字经济混合财报解读:份额缩水15.78%,净资产下滑12.66%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29日,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长城数字经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面临份额与净资产双降局面,净利润实现转正但仍处低位,管理费有所下降。投资者需综合市场环境与基金策略,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主要财务指标:净利润转正,仍处低位
本期利润扭亏为盈
长城数字经济混合A类本期利润为5,124,671.69元,C类为395,414.15元,相较于2023年的亏损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A类亏损25,776,351.54元,C类亏损10,642,868.31元。这表明基金在2024年的投资运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盈利规模仍相对较小。
基金类别 | 2024年本期利润(元) | 2023年本期利润(元) |
---|---|---|
长城数字经济混合A | 5,124,671.69 | -25,776,351.54 |
长城数字经济混合C | 395,414.15 | -10,642,868.31 |
净资产合计与期末净资产下降
2024年末,该基金净资产合计为182,493,243.80元,期末净资产较上年度末减少26,475,369.31元,降幅达12.66%。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波动影响资产价值,以及基金份额赎回导致资金流出。
时间 | 净资产合计(元) | 期末净资产(元) | 较上年度末变动(元) | 变动幅度 |
---|---|---|---|---|
2024年末 | 182,493,243.80 | 182,493,243.80 | -26,475,369.31 | -12.66% |
2023年末 | 208,968,613.11 | 208,968,613.11 | - | - |
基金净值表现:跑输业绩比较基准
份额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差距明显
过去一年,长城数字经济混合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84%,C类为3.20%,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达31.55%。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A类份额净值累计增长率为 -14.53%,C类为 -15.53%,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4.38%,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反映出基金在把握市场机会、资产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有效跟上业绩比较基准的表现。
基金类别 | 过去一年份额净值增长率 |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份额净值累计增长率 |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
---|---|---|---|---|
长城数字经济混合A | 3.84% | 31.55% | -14.53% | 14.38% |
长城数字经济混合C | 3.20% | 31.55% | -15.53% | 14.38% |
净值波动受市场风格影响
2024年市场风格多变,1季度市场大幅下跌后V型反弹,2季度市场波动且风格切换,3季度市场震荡加剧,4季度市场先涨后跌。基金持仓以科技成长为主,在市场下跌阶段受冲击较大,如1季度部分持仓经历杀估值过程;在市场反弹阶段虽有超跌反弹,但因风格不匹配等因素,相对收益不理想。
投资策略与业绩表现:科技成长持仓的挑战与机遇
投资策略应对市场变化
面对复杂市场环境,基金管理人动态调整投资策略。1季度降低组合仓位,规避小市值标的;2季度提升仓位,增加AI相关TMT个股配置;3季度市场下跌,组合在红利、防御板块配置不足,拖累收益率;4季度增加自主可控方向配置。然而,部分调整未能及时适应市场风格变化,影响业绩表现。
业绩表现受市场与配置双重影响
基金业绩受市场整体走势与自身配置结构双重影响。市场下跌阶段,科技成长持仓受冲击;市场风格切换时,配置比例与市场审美不匹配。如2季度市场风格向白马蓝筹倾斜,基金在大市值、低估值类别配置不足,导致相对收益不理想。
市场展望:谨慎乐观,关注科技与内需
外部环境与市场风险偏好
2025年,美国降息节奏虽有波动但仍处降息通道,中美关系存在阶段性缓和可能,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恢复。整体市场风险可控,但仍需关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投资机会聚焦科技与内需
基金管理人对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春节后有做多窗口期。关注AI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如AI训练向推理、应用转变带来的软硬件机会;智能驾驶功能下沉的投资机会。同时,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的内需提振方向,如消费电子潜在补贴刺激。
费用情况:管理费、托管费下降
基金管理费降低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2,188,376.98元,较2023年的3,300,511.98元有所下降。自2023年8月21日起,管理费费率由1.50%/年调整为1.20%/年,一定程度减轻了基金运营成本。
时间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 | 管理费费率 |
---|---|---|
2024年 | 2,188,376.98 | 1.20%/年(自2023年8月21日起) |
2023年 | 3,300,511.98 | 1.50%/年(调整前) |
托管费同步下降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364,729.53元,低于2023年的550,085.28元。自2023年8月21日起,托管费费率由0.25%/年调整为0.20%/年,与管理费调整相呼应,共同降低运营成本。
时间 | 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 托管费费率 |
---|---|---|
2024年 | 364,729.53 | 0.20%/年(自2023年8月21日起) |
2023年 | 550,085.28 | 0.25%/年(调整前) |
交易与投资情况:股票投资收益不佳,关联交易合规
股票投资收益为负
2024年股票投资收益——买卖股票差价收入为 -3,802,873.84元,反映出基金在股票买卖操作中未能实现正收益。卖出股票成交总额为1,450,612,305.27元,成本总额为1,451,275,693.10元,交易费用为3,139,486.01元,导致差价收入为负。
项目 | 金额(元) |
---|---|
股票投资收益——买卖股票差价收入 | -3,802,873.84 |
卖出股票成交总额 | 1,450,612,305.27 |
卖出股票成本总额 | 1,451,275,693.10 |
交易费用 | 3,139,486.01 |
关联交易遵循规定
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进行的交易中,股票交易、债券回购交易等均按规定披露。如长城证券在2024年股票成交金额为371,125,504.00元,占当期股票成交总额的12.95%;债券回购成交金额为385,203,000.00元,占当期债券回购成交总额的34.47%。应支付关联方的佣金也按协议约定计算,关联交易在正常业务范围内按一般商业条款订立,合规性有保障。
关联方名称 | 股票成交金额(元) | 占当期股票成交总额比例 | 债券回购成交金额(元) | 占当期债券回购成交总额比例 |
---|---|---|---|---|
长城证券 | 371,125,504.00 | 12.95% | 385,203,000.00 | 34.47% |
东方证券 | 16,725,754.14 | 0.58% | 14,591,000.00 | 1.31% |
持有人与份额变动:份额缩水,结构有变化
基金份额减少
2024年末基金份额总额为214,113,975.38份,较上年度末减少40,115,901.37份,降幅达15.78%。其中A类份额从191,347,758.73份减少至163,914,937.93份,C类份额从62,882,118.02份减少至50,199,037.45份。份额减少可能与投资者对基金业绩不满、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有关。
基金类别 | 2024年末份额总额(份) | 2023年末份额总额(份) | 变动份额(份) | 变动幅度 |
---|---|---|---|---|
长城数字经济混合A | 163,914,937.93 | 191,347,758.73 | -27,432,820.80 | -14.34% |
长城数字经济混合C | 50,199,037.45 | 62,882,118.02 | -12,683,080.57 | -20.17% |
合计 | 214,113,975.38 | 254,229,876.75 | -40,115,901.37 | -15.78% |
持有人结构变化
从持有人结构看,A类中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11.59%,个人投资者占比88.41%;C类全部为个人投资者持有。与上年度相比,机构投资者在A类中的持有比例可能发生变化,反映出不同类型投资者对基金的态度差异。
基金类别 | 持有人类型 | 持有份额(份) | 占总份额比例 |
---|---|---|---|
长城数字经济混合A | 机构投资者 | 18,999,720.41 | 11.59% |
长城数字经济混合A | 个人投资者 | 144,915,217.52 | 88.41% |
长城数字经济混合C | 个人投资者 | 50,199,037.45 | 100.00% |
综合分析与风险提示
基金面临挑战
长城数字经济混合基金在2024年面临份额与净资产下降、业绩跑输比较基准等挑战。市场风格多变增加投资难度,基金配置结构调整未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导致收益不佳。
风险提示
投资者需关注市场风险,如全球经济形势、政策变化对数字经济板块的影响。基金持仓集中于科技成长板块,若该板块持续调整,基金净值可能进一步下跌。尽管基金管理人对2025年持谨慎乐观态度,但市场不确定性仍高,投资者应谨慎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