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技能与荣光的双向奔赴——“技能中国行2025 走进江西”活动观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7:02:00    

潮涌赣江,奋楫争先。4月的南昌,一场技能盛宴将城市热情引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技能中国行2025 走进江西”活动于4月26日与江西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同步启帷。这不仅是一场技能比拼的盛会,更成为江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技能中国行2025 走进江西”活动现场

作为革命老区和制造业大省的江西,近年来持续深化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改革。通过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推动产教融合、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举措,全省技能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活动期间,来自省内外的能工巧匠面对面比拼,在亮出看家本领的同时,更以实际行动展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光荣与梦想。

技能中国行走进江西

技能中国行活动自2013年启动以来,已走遍全国。今年走进江西是第45站,也是技能中国行活动第2次走进江西。其核心价值在于搭建技术技能交流平台,推广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助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一国家级活动走进江西,既是国家战略在赣鄱大地的深耕,也是江西发展需求的强烈呼应。

活动以“赛、展、演、会”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国家及江西省产业发展、技术变革、人才培养、奋斗圆梦的技能故事。活动内容包括匠星报告会、技能成果展、技能嘉年华、职业规划指导讲座、劳务品牌助推产业发展交流会、产业技能人才云端推介会及技能大师走进赛场作点评等。其中,技能成果展采取“1+N”的形式,设置1个综合展区、11个设区市技能展示展演区。

中国六大茶类

“来过江西很多次,第一次以参加技能中国行活动暨大赛的方式来到江西,很特别,感慨良多。”作为受邀参加本次活动的3名国家级技能大师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三级研究员周智修表示,通过“技能中国行2025 走进江西”活动,将国家级的大师和其他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聚在一起交流、切磋,以开放的胸怀推进技能的提升。

“技能中国行2025 走进江西”技能成果展江西展馆

此次活动邀请了3名国家级技能大师和30名能工巧匠,集中展示“高大上”的创新成果,展演“接地气”的实用技能。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的技能成果展对外开放,包括技能中国行综合展区、技能大师之家、技能展演和11个设区市展区,充分展示国家及江西省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竞赛、推进技能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等成果。其中综合展区以大飞机元素为设计灵感,寓意“技能起航”,以齿轮传递力量、合作和技术,融合工业技艺与现代科技,展示江西技能人才的创新成果。

举办技能大赛是推进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大赛搭建技能人才亮绝活、唱主角、展风采的舞台,激发广大劳动者热爱技能、学习技能的热情,激励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江西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正加速推进全省“1269”行动计划,技能人才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数据显示,江西省技能人才总量已达551.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64.7万人。“技能中国行2025 走进江西”活动的举办,恰似一场“及时雨”,为江西技能人才发展注入新动能。

高手云集 巅峰对决显身手

江西茶、景德镇陶瓷拉坯、瑞昌剪纸、余江木雕、新余夏布绣……一项项精彩绝活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夏布绣

来自省内各地和有关行业部门的27个绝技绝活项目集体亮相,各地各行业职业能力建设工作成果、技工教育经验和亮点、地方特色技能技艺、行业风采和企业品牌、产品、高新技术,直观呈现在观众面前。

走进活动现场,一批江西工匠、高技能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优秀人才依次登上舞台,向公众展示他们的绝活,一项项“赣鄱绝技”让观众直呼“震撼”,过足了眼瘾。

机器人技能秀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区块链技术、农机智能化技术……一批前沿科技应用轮番竞技。本次大赛设置106个赛项,覆盖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结构与建筑技术等六大领域,形成“一核多元”的竞赛体系。以大赛为核心,同步举办技能成果展、匠星报告会、技能嘉年华等配套活动,构建“赛、展、演、会”四位一体的技能人才生态圈。

江西省对获奖选手的奖励政策也很慷慨:前6名授予“江西省技术能手”称号,并优先推荐申报“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职业技能竞赛获奖学生可免试就读高职院校或享受专升本专项计划。

市民体验陶瓷绘画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全程向公众开放,并设置互动体验区。观众可观看国家级技能大师现场展示蓝印花布印染、茶文化与茶艺、陶瓷拉坯,体验金溪县的雕版印刷,品尝鹰潭市的糕点、永修县的小龙虾……这种沉浸式观赛模式,让技能竞赛从小众赛场走向大众舞台。

技能点燃乡村振兴梦想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农业大省的江西,近年来大力实施“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行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从生产、加工、流通、供应、销售“五端”发力,努力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业强省之路。

江西高度重视农村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育。紧盯粮食安全,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技能,2021年以来,全省共培育高素质农民11.46万人;紧盯乡村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大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每年遴选800名左右乡村产业带头人,中央财政给予每人2万元的经费支持,重点在农产品加工、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培育;紧盯农业现代化,大力培育乡村技能人才。

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占绍林正在展示陶瓷拉坯

“我们来自农村,我们是乡村工匠,将手艺与乡村发展、乡村旅游进行结合。我们有责任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占绍林说,参加活动,是一次很好的展示,也是交流与学习。

此外,江西定期举办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培训和竞赛,推动技艺交流和岗位练兵。通过培训和竞赛,引导学员和选手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高操作技能、提升发展能力。

在景德镇市,陶瓷艺人们将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相融合,让千年瓷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进贤县,木版活字印谱技艺传承人将老宋体跃然于宣纸之上,美观大气……当前,乡村工匠用巧手创造价值,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江西省累计认定省、市、县级乡村工匠908名,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9名。

技能赋能促发展

技能人才是产业兴旺、经济社会发展的“润滑剂”。对江西而言,技能中国行活动可谓产生了“技能—人才—产业—经济”的链式反应。

蓝印花布印染产品展示

活动为技能人才搭建起“金字塔式”成长平台。如九江市以技能人才深度赋能“九江智造”,在传统产业与新兴领域双向发力。石化产业创新“绿色炼化贷”模式,为33家产业链企业共发放贷款1.32亿元,培育专业工匠;在数字经济领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年营收突破181.96亿元,带动24万人高质量就业;在乡村振兴赛道上,1.26万名退捕渔民通过技能培训成功转型,“都昌珠贝工”“武宁装饰人”等劳务品牌全国知名。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曾璐锋、李德鑫等95后技能人才的涌现,打破了“职校生无前途”的偏见。

景德镇春“碗”

在全省“1269”行动计划主导下,江西制造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技能中国行活动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据了解,南昌光电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已吸引全市125家企业、28所大中专院校、107家科研机构参与,形成“产—教—研”闭环。

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正在成为优秀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据统计,近两年江西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涉及职业(工种)360余个,有5000余名选手参赛,带动企业职工、院校师生和社会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岗位练兵超20万人。

技兴赣鄱,未来已至。此次活动持续释放叠加效应,搭建起集成果展示、互动研讨、人才对接、项目合作于一体的开放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了一批高端人才项目落地,更好地助力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凤凰网江西频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