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沉浸式、科技范儿!洛阳研学热的流量密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09:05:00    

  正值暑期,天气炎热,却挡不住青少年投身研学旅行的热情。近期,洛阳多个景区推出的研学精品课程,突出沉浸式、科技范儿,为游客打造别样文化体验。

  “同学们,欢迎来到古都洛阳,今天我们一起上陶器修复课……”17日下午,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研学教室,一个由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市青少年组成的研学团队,在沉浸式体验文物修复师这一职业。

  20多名青少年,捧着残缺的陶器,查看碎片、仔细拼接、用胶水粘接、用石膏修补缺损部位,最后用金缮线条勾勒拼接缝隙……半个多小时后,原本破碎的陶片,变成一件件器皿,重获新生。

  “洛阳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受青睐,来洛阳,他们都有一种寻根溯源的亲切感。”这个名为行走中原研学团队的带队老师王慧说,洛阳健全的研学体系、丰富的接待经验,成为许多研学团队暑期出行的优质目的地。

  “这是我第一次来洛阳。在这里学习制作三彩马,参观龙门石窟,还学习修文物,整趟研学旅程收获满满。”13岁男孩谢晨堃来自深圳,他期待今后有机会再来洛阳。

  围绕“沉浸式体验”这一理念,博物馆的研学课程充满匠心:“跟着小夏去考古”考古研学课,带领学员走进考古发掘现场,学习基本的田野考古知识、流程和方法,让学员尝试使用洛阳铲、手铲等工具在模拟考古探方内进行文物发掘,更好地认识考古发掘工作在探究先人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以“夏人·工艺”为关键词的系列研学课程,细分为“夏都诞生记”(通过3D打印模型与贴纸为夏王建设都城),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制作、绿松石串饰制作……

  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沉浸式参与研学课程,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神都洛阳,让人流连忘返的,不仅有沉浸式互动体验,还有科技范儿加持的王牌研学课程。

  以近期人气火爆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为例,该馆的两大王牌课程——“一粒米的漕运之旅”与“神都迷踪”,以数字科技打破时空壁垒,开启“穿越式”研学体验。

  在“一粒米的漕运之旅”沉浸式互动展中,科技与历史深度交融:以“一粒米”的视角展开漕运史诗,通过三维动态投影还原征粮场景,交互触控装置让古代货船“触手可及”。收尾之作环幕影片《城与运》更以数字孪生技术,将地图与历史影像叠加,动态演绎运河与沿线城市千年共生关系。

  在这里,学员通过手势体验“摇橹运粮”,在虚拟河道中实时调整航线应对水文挑战。多感官融合的环幕剧场,配合声光电特效,打造“行走的历史课堂”。

  “神都迷踪”平板多媒体课则化身“唐代工部破案现场”——

  内容上,数字技术扫描文物激活线索,数字沙盘动态呈现隋唐洛阳城水利工程,复闸技术等古代“黑科技”跃然屏上;

  教学中,学生通过解谜游戏复原天津桥图纸、匹配唐代官服纹样推进剧情,平板定位技术在实景展厅触发隐藏任务……

  科技成为连接古今的时光机——千年运河的智慧结晶,正以少年们热爱的语言重新奔涌。(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孟山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