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珠—清新奏响协作“奋进曲”|“山海之约”赋能清新农业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3:17:00    

在北江之畔的清远市清新区,连片的桂花鱼塘波光粼粼,一条条体色鲜艳的桂花鱼正跃出水面,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2024年,清新区桂花鱼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9.7亿元,距离“20亿级产业集群”目标仅一步之遥。

广州市海珠区组织数十名行业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企业参与2025年广东·清新桂花鱼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第三届清新桂花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在上周举办的2025年广东·清新桂花鱼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第三届清新桂花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市海珠区组织数十名行业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企业参与,为清新区桂花鱼产业升级大计注入了澎湃动能。

自2023年以来,广州市海珠区通过与清远市清新区携手,深化对口帮扶协作,通过创新产销对接、推动产业转移、强化品牌建设等举措,以“清新所需 海珠所能”的模式,让“清新味道”香飘四海。

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引领下,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将赋能两地共同探索出一条以区域协作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销对接:

线上线下齐发力,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经过标准化养殖的清远鸡,练就了一身鲜嫩好肉。贺欢 摄

清晨,在广州市的钱大妈门店,一只只肥美的清远走地鸡被摆上冷藏架,最终成为餐桌上让人赞不绝口的美味。这些清远鸡出自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的广东爱健康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健康”)养殖基地,经过标准化养殖,练就了一身鲜嫩好肉。

早在去年3月,广州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与广东爱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缔结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清远鸡养殖基地,实现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

钱大妈与清新的合作远不止于清远鸡。在清新区三坑镇竹楼村蔬菜种植基地,一款名叫意大利生菜经过收割、分拣、打包,通过钱大妈销售渠道进入湾区市场。

一只鸡、一棵菜的入湾之旅,背后离不开“海珠所能”。为做好产销对接,海珠区驻清新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利用海珠帮扶力量,多向发力、多方联动,开拓“定制化”市场,为清新区农特产品拓宽销路。

以清远鸡为例,工作队通过消费帮扶,为清新本地清远鸡生产企业广东爱健康农牧集团有限公司牵线搭桥,联合广州市钱大妈农产品有限公司、广州酒家开展清远鸡定制生产,目前广州酒家已向爱健康公司采购742万元生鲜清远鸡,并共同研发预制菜新产品。

线下销售“火力全开”,线上更是“买得火热”。去年8月,工作队组织清新区内6家特色农产品企业参加2024年远方的好物乡村振兴产业协作对接会暨海珠区对口帮扶协作地区农特产品推介活动,其中清远市清新区农一代农业有限公司预制菜产品“清远咸香鸡”一经上架,便在一个月内销售2000单,销售额近15万元。

同样,在去年9月27日广东省2024年“消费帮扶金秋行动”启动仪式暨广州远方好物对接和展销推介活动上,上架“远方好物”电商平台的农一代公司旗下咸香鸡、五指毛桃鸡等产品更是“爆单”,在活动的短短2天时间内,销量就超过了4500单,销售额超31万元。无独有偶,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广东林中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以林中宝牌灵芝茶成功入驻“远方好物”平台,并参与平台会员日,线上销售订单约500单,增加曝光率超过5000人次。

产销对接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抓手,工作队坚持“线上+线下”双向赋能发力,全方位拓展产销渠道,携手清新共同推动优质农产品驶入“入湾”快车道。

产业升级:

共建园区引活水,打造湾区“反向飞地”

农特产品的“叫卖力”,离不开强大的产业支撑。为做强做大清新区现代农业产业,结合清新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工作队展开了全方位的产业帮扶,致力推动清新区从传统农业向全产业链的跨越发展。

近年来,清新区深入实施农业产业“2420”具体举措,工作队选定六大产业中的清新山茶作为产业帮扶的切入点,投入80万元帮扶资金,在空置的石潭镇蒲坑小学旧址建设蒲坑茶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目前项目已建成并交付使用,为清新山茶提供了一个茶文化展示、品鉴体验、研学开发、品牌营销为一体的平台。

工作队还投入帮扶资金,在太平镇建设清新区供销冷链物流产业园。(效果图)

与此同时,工作队还投入帮扶资金,在太平镇建设集农产品智慧冷链仓储、加工配套服务、供销农化服务、商务办公运营、线上线下电商配送等于一体的清新区供销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工作队将引进海珠企业,与清新区供销社共同开展项目运营,打造“清新基地,海珠市场”农产品销售合作模式,带动清新特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清新—海珠产业投资促进中心揭牌当日,现场签约包括农业等领域的14个项目。

一手提质硬件,一手创新平台。2023年,海珠区与清新区两地按照“机制创新、优势互补、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原则,探索设立的“反向飞地”,共建清新—海珠产业投资促进中心,这是清新对接大湾区产业、技术、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要素和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和体制机制创新平台,也是清新面向大湾区、全国乃至全球的展示中心、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该中心揭牌当日,就签订了包括农业等领域的14个项目,投资金额达13.01亿元。

“以农产品为例,清新的优势产品不少,很多企业的产品品质极具市场竞争力,尤其是清远鸡,但受限于没有优秀的宣传推介渠道和品牌运营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第一批入驻该中心的一名企业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清新海珠共建的“反向飞地”平台,依托海珠区会展业优势和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的品牌打造能力,构建本土产品品牌,加强清新农产品品牌塑造,继而做大做强企业。

在清新—海珠产业投资促进中心的展厅,摆满了清新各式各样的农产品。

进一步深化与清新区的对口帮扶协作,海珠帮扶力量在全省率先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乡村振兴产业协作基地,通过聚链成群、多元融合、协同赋能,培育孵化了农特产品上下游“链群”企业。

随着系列产业帮扶“组合拳”的深入开展,清新的农产品将“飞”向更高的天地。

品牌焕新:

以展为媒促发展,拓宽产业“振兴路”

“清新山茶”跃进高端茶叶市场。

“清新山茶的醇厚陈香,回甘悠长。”在去年11月份举办的茶博会上,清新山茶首次亮相,展位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茶叶爱好者前来了解和品尝。这不仅为清新区的茶企提供了一个向全世界展示产品的平台,更让“清新山茶”跃进高端茶叶市场。

清新区农业产业资源丰富,优质农产品种类繁多,如何拓宽农业产业的“振兴路”,引领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借各类展会做品牌推介是一条必经之路。

作为广州会展经济的核心承载区,海珠区是中国乃至全球知名的会展业高地,每年举办展会超百场,客商流量逾千万人次。凭借自身优势,工作队为清新区量身制造了“会展业帮扶”政策,支持对口帮扶地区涉农企业参加各类展览会、博览会。参展在为“清”字号农产品提供展示机会的同时,也为清新区的农业品牌、龙头企业带来了直接收益,更为清新区的特色农产品打响知名度、美誉度提供了新赛道。

清新一系列名优农产品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客商、市民群众的关注和品尝,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以清新区参加第三届广州乡村振兴展为例,在工作队的支持下,清远鸡、桂花鱼、蒲坑茶……清新一系列名优农产品一经亮相便吸引了众多客商、市民群众的关注和品尝,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此次展会还进行了清新区专场推介,清新区人民政府与广州中洲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广东百草科技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东方恒力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进行了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近16.9亿元,项目涵盖特色现代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

工作队组织清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了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等10多场次的展会。

数据显示,自2023年海珠区对口帮扶清新区以来,工作队组织清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了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广州博览会、广交会、县域博览会、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等10多场次的展会。特别是在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的参展上,工作队更是从资金、人员、参展场地的统筹安排上开展帮扶,成功组织区内多家茶企连续参加了2023年秋季、2024年春季、2024年秋季等三次茶博会,让清新山茶成功走出清新,迈向粤港澳大湾区。

“展会不仅是一个展示窗口,更是资源整合、品牌升级、产业联动的战略平台。”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会将“会展帮扶”模式拓展至更多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长效的动能。

撰文:贺欢 通讯员 张锐生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贺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