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不疼就不用治?拖延补牙的代价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体检时发现蛀牙,但因为牙齿不疼不痒,就想着“等疼了再补吧”。甚至有人觉得,“蛀牙不疼说明问题不严重,何必花钱找罪受?”然而,这种想法可能正在让你的牙齿一步步走向“报废”……
一、蛀牙不疼≠蛀牙无害,它可能正在“暗中搞破坏”
牙齿就像一颗夹心糖,最外层是坚硬的牙釉质,中间是稍软的牙本质,最内层是柔软的牙髓(含血管和神经)。蛀牙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浅龋:细菌在牙釉质表面挖出小黑点,此时无明显痛感;
2. 中龋:蛀洞穿透牙釉质到达牙本质,遇冷热酸甜会有刺激敏感;
3. 深龋:蛀牙接近牙髓,可能引发剧烈疼痛。
然而有个危险信号时常被忽略:当蛀牙深入牙髓导致牙神经坏死时,疼痛反而会逐渐消失!此时牙齿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内部已发生感染,细菌正通过牙根向周围组织扩散,可能引发牙龈脓肿、颌骨发炎,甚至需要通过手术引流。
二、拖延治疗的三大恶果
1. 从补牙到根管治疗,费用翻倍
一颗蛀牙补牙仅需几百元,但如果蛀牙伤及牙髓,就需要做「根管治疗」(俗称“杀神经”):医生会用器械和药物清理感染的牙髓,用特殊材料填充根管,最后戴牙冠保护,整个过程耗时1~2月,费用可达数千元。
2. 牙齿可能保不住
若蛀牙导致牙根严重破坏或反复发炎,可能只能拔牙。缺牙后需要种牙或镶牙,不仅费用过万,还会影危害牙齿甚至关节健康。
3. 全身健康受到威胁
口腔细菌可能随血液进入全身,研究已证实严重牙齿疾病与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
三、补牙vs根管治疗,你需要了解这些
1. 补牙:及时止损的关键
适用情况:补牙治疗仅限于牙齿釉质层破坏或牙本质层破坏,深度并未波及牙髓。
过程:清除腐质→填充树脂材料→抛光,一般单次诊疗即可完成。
提示:即使小黑点不疼,只要医生确认有蛀牙就应尽早补!
2. 根管治疗:牙齿的“救命手术”
适用情况:牙髓感染或坏死
过程:麻醉→开髓清创→根管消毒→根管填充→补牙或戴牙冠
常见误区:
“杀神经后牙齿就死了”
治疗后牙齿失去冷热感觉,保留触觉,可以正常咀嚼;
“根管治疗很痛苦”
现代麻醉技术结合术后搭配口服药可解除大部分治疗痛苦。
四、防蛀比治疗更重要!
1. 每天刷牙2次+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牙缝;
2. 少吃黏性甜食(如软糖、蛋糕),进食后漱口;
3.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并检查,蛀牙早发现早治疗;
4. 儿童及时做窝沟封闭,降低后槽牙蛀坏风险。
综上所述,牙齿是身体最“沉默”的器官之一,等它喊疼时,往往已经病入膏肓。下次发现蛀牙,别再问“疼不疼”,而该问“什么时候能约医生?”毕竟,花小钱补牙,可比未来花大钱救牙划算多了!
文/魏璇(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