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传统文化邂逅AI,郑州科技学院解锁AI技术赋能教育启新韵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0:2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樊雪婧 通讯员 李军 侯嘉伟

虚拟与现实交织,过去与现在对话,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在栩栩如生中,跃然于屏上。

今年清明节期间,一条《穿越时空AI解码红旗渠基因》短视频引发关注。作品巧妙运用AI技术重构红色记忆,以新颖的视听语言令人眼前一亮,收获了一大波年轻粉丝浏览、点赞、留言和转发。

短视频中的AI技术和剪辑部分,是由郑州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教师郭雁及其带领的“怪小怪”创新创业团队学生们一起创作和提供的。

作为动画专业教师,郭雁从2024年开始探索传统文化与AI创作的新途径,运用AI技术进行创意创新,制作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AI作品。

“2024年12月,我们成立了‘怪小怪’创新创业团队,主要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运用数字建模、智能生成等前沿技术,呈现出兼具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科技美感的艺术表达。”郭雁介绍,解锁AI技术,实现AI+艺术的华丽转身,团队制作的AI作品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播放后,总浏览量超300万次,收获了大批粉丝。

“怪小怪”创新创业团队的大学生张明轩说,没接触AI的时候,有一种恐惧感,怕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会被AI替代,但是通过学习后,发现并非如此,驾驭好AI可以让其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好帮手。

郭雁在授课中,利用AI技术不断创新教育手段,点燃学生探索AI的激情,尤其在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中,让学生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虽然AI知识对我们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但带着问题学,学习动力十足,平时在团队里经常进行实践,能够学以致用,夯实专业基础。”大学生李姗姗说。

在“怪小怪”艺术工作室,郭雁展示了团队的一些作品。服饰系列有“点翠+服饰”“刺绣+服饰”“豫剧+服饰”“节气+服饰”“风筝+服饰”等,主要从传统文化汲取创作灵感,利用3D数字化扫描技术和AI算法等手段,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元素的新作品。“京剧+首饰”系列作品利用AI深度学习京剧的服饰细节、图案寓意,将凤冠霞帔、蟒袍玉带等经典元素,结合AI材质算法将京剧审美无缝融入现代首饰设计中。

此外,团队还利用AI图像生成技术,通过提取淮阳泥泥狗的图腾纹样,将泥泥狗彩绘符号转化为参数化建筑表皮模块的“泥泥狗+建筑”系列作品。

传统文化与AI技术的融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郭雁创作的传统文化作品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当今的传播中更具吸引力。

“下一步,我打算继续将AI技术融入我的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艺术设计理念与AI技术的创新应用,让更多的学生立足自己专业,学习和运用AI技术,用AI打开前行之门”,郭雁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