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税务:助力企业做好合规申报“一件事”
“合规申报就是竞争力”,在这一点上,长岭协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明深有体会,“去年我们在税务部门指导下建立‘三级复核’机制,通过票表比对、逻辑校验、异常预警三道关卡,不仅申报错误归零,还通过合规申报记录获得A级纳税信用,成功申请到100万元‘税银贷’。”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聚焦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以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优化纳税申报管理为切口,助力企业通过合规申报更好履行纳税义务,有效降低风险,实现长期稳健经营。
事前重辅导,“新手”企业“一次办好”
“新手”企业对申报环节基础事项缺乏经验,容易出现疑惑和失误。据龙井市鑫诚中药材有限公司反映,在进行首次纳税申报时,由于填写增值税申报表过程中对部分数据项的填写口径理解有误,导致系统多次提示申报失败。
辖区主管税务机关国家税务总局龙井市税务局通过征纳互动平台远程协助,发现其在“免税销售额”一栏误填了含税销售额,导致数据异常,于是其指导修改,并详细讲解了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写规则。针对新办经营主体反映的申报问题,该局制作《致新办纳税人的一封信》,举办新办纳税人学堂,引导新办纳税人懂政策、会操作,实现申报业务“一次办好”。
申报数据直接影响着征管基础质量,提高纳税人缴费人填报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至关重要。吉林省税务部门将合规申报关口前移,在申报前注重分类精准辅导,根据纳税人历史申报数据和行为标签,利用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等推送申报提示提醒、政策解读、操作视频、长图及风险提示,年初至今覆盖纳税人1.7万户;通过短信等渠道定向发送申报截止提醒和常见错误预警,减少错报、漏报,年初至今助力989户纳税人及时发现申报错误。
以点带面,举一反三,通过辅导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类问题,申报辅导环节也同样适用。在国家税务总局吉林市丰满区税务局,该局针对跨境业务的申报问题,结合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税务申报中出口转内销收入汇率换算计算错误问题是出口企业可能存在的易错问题,于是,该局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防控,及时提醒其他6家出口企业,积极引导企业自查,有效降低纳税人申报差错率。
“申报前,我们注重信息数据的归集以及税费种认定管理,通过‘数据+规则’分析,定制税(费)种认定疑点清册查询功能,按日筛查已登记未认定税(费)种、主附税认定、增值税与所得税认定等逻辑关系不匹配疑点数据,供主管税务机关查询、处理,确保企业在涉税申报前税费种认定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吉林省税务局征管科技处副处长李亮介绍。
事中重提醒:充分运用“数据”赋能
“在申报过程中,我们针对逾期未申报的纳税人建立了一套提醒流程。市局通过分析数据,梳理全地区临近非正常户认定期纳税人清册,按月下发至基层税务局,基层税务局税源管理部门依据此信息,对临近认定为非正常的纳税人进行通知提醒,确保纳税人能够及时完成申报义务,避免对纳税人信用造成影响。”国家税务总局吉林市税务局征收管理科科长陈祥辉介绍。
自2024 年10月至今,该局累计清理1000 余户次同一法人既有正常又有非正常状态的纳税人,减少了同一法人非正常户数据,使税务登记信息更加准确、完整,为税收征管的精准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国家税务总局延边州税务局,为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对享受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申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查找纳税人应享未享、不应享而享等疑点,及时进行提示提醒或实施阻断,引导纳税人缴费人及时修正申报错误。截至目前,已对“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的44户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出易发生的税收政策风险提示清单,对套用目录错误等易错问题进行指导,有效提升企业申报质量。
“新电子税务局自动预填和智能审核为申报的便捷和准确上了一把‘安全锁’。以企业所得税申报为例,电子税务局设置了自动预填功能,纳税人在申报时,实时预填表内数据,同时对表间数据进行监控和校验,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吉林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副处长张旭天介绍。
除了税务部门内部数据,吉林省税务局加强第三方数据的采集和应用。2024年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全面实施后,吉林省税务部门与水利部门建立健全水费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实现数据共享交互,在电子税务局中实现取水许可证、取水量等相关信息的预填和税款的自动计算,只需确认数据,就能一键申报缴税。
“现在,进入水资源税申报界面,只需在对应栏次准确填报取水量,系统便会依据既定的税率和计算规则,就会自动精准带出当期取水量、水资源税额,大幅减少了手工填写的事项,一键申报缴税,特别方便。”吉林启星铝业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刘莉莉表示。
申报后重防范,推动企业持续稳健经营
在纳税人缴费人完成申报后,通过对税费申报质量进行核查,可以进一步督促规范其规范申报。吉林省税务局加强税种之间的联动,根据日常管理中查找的容易引发风险的问题形成100余项风险指标不定期筛查风险,并根据情况实时动态更新。同时,匹配科技部门、残联、发改等第三方数据加强申报数据的比对,根据筛查出的风险按级别及时推送风险预警信息或开展纳税评估。
“我们对于申报耕地占用税的情形、时限了解不清,导致出现了漏报、迟报的问题,税务局及时发现了漏洞,开展针对性的辅导,以案例形式提示我们如何根据土地用途、性质、审批手续等方法区分使用的土地是否需要缴纳耕地占用税,防范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风险。”图们市城乡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法人廉永洙说。
在国家税务总局通化市二道江区税务局,申报后的数据进一步实现了增值。据悉,该局以申报数据与税收基础数据不一致为重点排查对象,对易错申报表进行数据提取,对填写错误的及时通知纳税人更正申报。经过近一个月的测试运行,已对辖区1000余户企业进行了数据排查,更正注册地址与生产经营地址与实际不相符、行业鉴定错误信息100余条。
吉林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在助力企业合规申报上持续发力,科学开展精准有效的申报辅导,不断深化税费征管基础数据治理工作,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申报管理效能,以更优、更实、更准的基础数据推动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关安琪)